5月10日至11日,由学校美育教育教学中心联合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2025年钢笔画、传统工艺普及培训暨“蒲公英”美育种子计划教学实践活动在东、西校区开展,李伟中校长到场指导工作,本期培训班吸引了全校200余名师生及国际交流生共同参与。
本次培训涵盖钢笔画、陶瓷制作、剪纸艺术、木工技艺、石头画创作等5门课程,组建了一支高水平教授、博士师资团队。培训突出“理论、赏析、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以钢笔画、陶瓷、剪纸等为媒介,通过普及培训,旨在让大学生能具备“领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画好钢笔叙事画”的素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美育的内容和特色,共同体验一场跨越文化和艺术边界的盛宴。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专业理论讲授到示范操作再到实践指导,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全程、全方位指导。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氛围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张中教授讲授钢笔画课程
张中教授进行钢笔画辅导
张中教授进行钢笔画点评
钢笔画课程上,学生们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如何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细腻而富有层次的画面。从静物写生到风景描绘,每一笔都体现了对美的执着追求与对细节的精准把控,使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媒介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韩培博士指导学员陶瓷工艺创作
学员认真制作陶瓷工艺
留学生学员认真制作陶瓷工艺
陶艺课程现场
在陶瓷工坊内,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一块泥土向精美器形华丽蜕变的全过程。通过动手实践,他们深入领会了“火与土”交融所孕育的艺术魅力,真切感受到古代匠人蕴藏于器物之中的智慧与匠心精神。
韦学飞教授示范木结构拆组
蓝毕玮老师指导学员木工技艺创作
学员认真体验木工技艺
在木工培训中,学生们学习了木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木板的切割与重构技艺。通过亲手创作一幅幅木工画作品,他们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深刻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与手作之美。
周志永老师示范剪纸工艺
剪纸课上,一张张红纸在学生们灵巧的双手与剪刀的配合下,化作栩栩如生的图案。创作过程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细节掌控的重要性,哪怕是毫厘之间的差别也影响成败,深感“手巧心细”的工艺真谛。从花鸟鱼虫到历史故事,每一幅剪纸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好寓意,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
李秀秀老师指导学员石头画创作
在石头画创作课,学生们将原本不起眼的石块化作一幅幅生动的艺术作品。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与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每一块石头都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生动诠释了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的和谐融合。
钢笔画部分学员合影
木工技艺课程学员合照
陶瓷工艺课程学员合照
石头画创作课程学员合照
剪纸课程学员合影
本次培训特别设置结业展览环节,将于6月集中展示学员们的优秀作品。从细腻的钢笔画到古朴的陶艺器皿,从灵动的剪纸工艺到精巧的木工装置,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这些作品不仅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呈现,更将作为“美育种子”,通过校园文化节、社区公益活动等渠道持续传播。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技能的培训,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唤醒。学校美育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周丹丹、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黄培英、副书记周美艳、副院长张中等领导老师多次深入教学现场指导。学校正以美育为纽带,构建起“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立体育人网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