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部动态 · 正文
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赴兴业县山心镇寨门村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活动
作者:庞观燕 赵师璇 李迪 发布时间:2025-07-17 19:17 点击量:

夏日的兴业县山心镇,稻浪翻滚,瓜果飘香。7月14日,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与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兴业县山心镇寨门村村委联合开展主题为“党建引领聚合力,科技赋能助振兴”的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活动,以党员志愿服务为纽带,以高校学科优势为依托,将科技火种播撒乡野沃土。

廉政教育铸党魂:在家风传承中淬炼党性

活动首站,全体党员走进兴业县家风馆,在“清廉家风”的浸润中感悟家风魅力,弘扬清风正气,重温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兴业县家风馆是依托本地丰富的清廉文化资源建设而成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展馆,以本土家风文化为镜,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家风正则党风清,我们要把廉洁从政的种子种进心里,把服务人民的根扎在泥土里!”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何军动情地说,并为全体党员上现场党课。党员们在一幅幅家风故事前驻足凝望,在心中刻下“服务人民、清正廉洁”的承诺。

红色薪火代代传:“两弹一星”精神点亮少年强国梦

“什么是‘两弹一星’?”“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去戈壁滩?”在兴业县山心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闪烁着好奇与渴望。“星‘核’闪耀,青年笃行”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影像和深情的讲述,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特殊的“红色科普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科学家的故事让童心震撼,“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

科学魔法绘童心:化学实验点燃乡村科学星火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首先用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制造出粉红色“岩浆”喷发的“冰淇淋火山”,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火山”在冰淇淋山上喷发,兴奋地拍手尖叫。“这是酸碱中和反应!”志愿者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随后,“烧不着的纸”实验让孩子们紧张地捂住眼睛——浸过磷酸铵溶液的纸张在火焰中安然无恙,引得孩子们连连称奇。在“模拟酸雨”实验中,孩子们目睹二氧化硫气体溶于水后使鲜花褪色、铁钉生锈的过程,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酸雨这么可怕,我们要保护环境!”

此外,志愿者还带领孩子们用拓染锤敲打植物花草叶片,在“植物拓染”中感受传统工艺与化学的奇妙交融。

科普惠民润乡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兴业县山心镇寨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大集”正在火热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用“实物教学+方言讲解”的方式,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将食品安全、垃圾分类、农田化学污染防治等实用知识,通过“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送到村民家门口。在垃圾分类互动游戏中,村民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准确投放各类“垃圾”,赢得阵阵掌声。

躬耕沃土践初心:爱心助农书写青春担当

10余名师生党员组成的“助农先锋队”,顶着38℃的高温深入田间地头,挽起裤脚,戴上帽子,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庄严承诺。烈日下,志愿者们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个个干劲十足。汗水浸透了红马甲,泥土沾满了运动鞋,但田园间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同学们体验到田园之美、劳动之乐和丰收之喜,在劳动实践中锤炼了品格。

从廉政教育的初心洗礼,到校园里的科学启蒙,从田间地头的科普宣讲,到烈日下的助农身影,党员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使命。长期以来,该院党委始终将党员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通过“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机制,引导师生党员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群众,将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图片/黄靖雯、韦娟娟、黄秀菊、张铭静、李迪、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