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数学素养教育发展,促进数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10月22日-24日,2025年玉林师范学院第一届青少年数学素养研讨会在东校区新民楼D101报告厅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我校、广西数学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应用数学中心(玉林师范学院)联合主办,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广西高校复杂系统优化与大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希腊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教授Nikolaos S. Papageorgiou、国际应用非线性分析专家Sergey A. Timoshin,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袁智强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嘉宾,我校党委书记李清先,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伟中,广西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晓出席研讨相关活动,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全体教师以及玉林市各县(市、区)320余名中小学数学骨干老师参加研讨。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永建主持。

李清先与田刚就学校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田刚对学校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就即将到来的80周年校庆表示衷心的祝愿和祝福。

李伟中为研讨会开幕致辞。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数学素养教育落地、促进学科融合的重要契机。他指出,提升青少年数学素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小学的联动,搭建优质学习实践平台。希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区域青少年数学素养教育的创新路径。

田刚在致辞中肯定了玉林师范学院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深耕实践与社会影响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推动中国从数学大国迈向数学强国,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学术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学素养教育的核心议题,带来了一场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田刚院士以“走近数学”为题,结合建筑艺术、AI技术、医学应用等案例,引领听众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为青少年数学素养提升与跨学科思维培养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指引。Nikolaos S. Papageorgiou教授的报告从欧几里得几何的公理化体系如何培养青少年逻辑推演能力,谈到现代集合论的抽象性如何助力青少年建立数学结构化思维,帮助青少年理解数学本质、提升数学素养。Sergey A. Timoshin教授聚焦有限维空间双控系统,让青少年接触到数学前沿逻辑,传递了“数学服务实际”的价值理念。宋乃庆教授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题,系统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实践框架。喻平教授建构了评价数学关键能力的评价框架,同时提出了考试命题基本策略。袁智强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学课例研究”为主题,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职前中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外数学教育与研究领域的顶尖智慧,从数学本质、学科融合、课堂实践、评价命题、技术赋能等多维度,为青少年数学素养教育的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也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